时间: 2025-04-29 12:4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4:46
极刑:字面意思是指最严厉的刑罚,通常指的是死刑,即剥夺犯罪者生命的刑罚。在**古代,极刑还包括凌迟、腰斩等残酷的刑罚方式。
极刑一词源自汉语,其中“极”表示极端、最高,“刑”指刑罚。在**古代,极刑的形式多样,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法律体系中极刑主要指死刑。
在**,死刑作为一种极刑,历史上一直存在,但在现代社会,随着人权观念的提升,死刑的适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在西方国家,死刑的存废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极刑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严肃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终结和法律的威严。它也可能引发对正义、人权和道德的深层次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极刑这一概念可能与法律教育、新闻报道或个人对正义的看法有关。例如,通过学*法律知识,了解不同国家对极刑的态度和实践。
在诗歌中,可以将极刑比喻为无法逃避的命运:
“如同极刑般无情, 命运的镰刀终将降临。”
极刑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的庄严肃穆、执行死刑的场景,或是历史剧中描绘的残酷刑罚。这些场景往往伴随着沉重的音乐和严肃的旁白。
在不同文化中,极刑的对应词汇和执行方式各异。例如,在英语中,极刑可以对应为“capital punishment”或“death penalty”。在一些国家,死刑可能通过注射或电椅执行,而在其他国家则可能使用枪决。
极刑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法律的严厉性,也触及了人权、正义和道德的深层次问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法律和社会的复杂性。
1.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2.
【刑】
同本义。
【引证】
《易·蒙》。注:“兑折为刑。”-利用刑人。 、 《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刑人之父子也。 、 《韩非子·二柄》-杀戮之谓刑。 、 《易·本命》-阴为刑。 、 《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阴将始刑。 、 《史记·项羽本纪》-刑人如恐不胜。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刑马作誓。 、 《史记》-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组词】
刑牛、 刑牲、 刑马
惩罚。
【引证】
《史记·陈涉世家》-刑其长吏。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五人之当刑。 、 清·方苞《狱中杂记》-彼于刑者。 、 《孟子·梁惠王上》-从而刑之。
【组词】
刑吏、 刑民、 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