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8:35
声速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在标准大气压和15摄氏度的条件下,声速在空气中约为340米/秒。声速的大小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如密度和弹性模量。
“声速”一词由“声”和“速”组成,直接表达了声音传播的速度。在物理学中,声速的概念自17世纪以来就已经存在,随着科学的发展,对声速的测量和理解也不断深化。
在现代社会,声速的概念与科技发展紧密相关,尤其是在航空和军事领域。超音速飞行和音爆等现象,不仅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也在文化和公众意识中占有重要位置。
声速往往让人联想到速度和效率,有时也与突破极限和创新相关。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科技进步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声速的概念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高速交通工具或通讯技术时,声速的概念会被间接提及。
在诗歌中,可以将声速比喻为信息的传递速度:
消息如风,速度如声, 瞬间穿越千山万水。
声速可以联想到高速飞行的飞机或快速传播的声音波纹。视觉上,可以想象飞机划过天际的轨迹;听觉上,可以想象音爆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声速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科学定义和应用是普遍的。例如,在英语中,声速通常被称为“speed of sound”。
声速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不仅在专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日常语言和文化中扮演着角色。了解声速不仅增加了对物理世界的认识,也丰富了语言表达的可能性。
1.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
2.
【速】
(形声。从辵(chuò),束声。本义:速度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速,疾也。 、 《周礼·考工记·总目》-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