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0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03:16
声谱:声谱是指声音的频率成分和强度分布的图形表示。它通常通过频谱分析仪或计算机软件生成,显示声音在不同频率上的能量分布。声谱图可以揭示声音的谐波结构、频率变化和强度变化,是音频工程、语音学、音乐学等领域的重要分析工具。
声谱一词由“声”和“谱”组成。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spectrogram”,源自拉丁语“spectrum”(意为图像或景象)和希腊语“gramma”(意为写下的东西)。随着技术的发展,声谱的概念和应用逐渐扩展到多个领域。
在现代社会,声谱在音频技术和音乐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帮助工程师优化音频设备,还帮助音乐家和制作人创造和分析音乐作品。在科学研究中,声谱也是分析自然界声音(如动物叫声、地震波)的重要工具。
声谱可能让人联想到科技的精确性和复杂性。它可能激发对声音世界的好奇和对技术细节的欣赏。在情感上,声谱可能与专业性、精确性和创新性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声谱可能不常直接接触,但在使用音频设备或参与音乐制作时,声谱的概念和技术可能会间接影响体验。例如,在调整音响系统时,了解声谱可以帮助优化声音效果。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他的话语,如一幅声谱, 谐波交织,频率跳跃, 在空气中绘出无形的画卷。”
声谱的视觉表示通常是彩色的图形,显示频率和强度的变化。这种图形可能让人联想到彩虹的渐变色彩或抽象艺术作品。在听觉上,声谱可能让人想到复杂的声音混合,如交响乐的丰富和声。
在不同语言中,声谱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和应用是相似的。例如,在德语中,声谱被称为“Spektrogramm”,在法语中是“spectrogramme”。
声谱是一个多面性的词汇,涉及科技、艺术和科学。它不仅是一个技术术语,也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工具。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声谱的概念可以增强对声音世界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1.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
2.
【谱】
(形声。从言,普声。本义:记载事物类别或系统的书)。
同本义。
【引证】
《广雅》-谱,牒也。 、 《说文新附》。朱骏声曰:“桓君山云,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斜上,普效周谱,是谱之名起于周代也。”-谱,籍录也。 、 《旧唐书·经籍志上》-十二曰谱系,以纪世施继序。
【组词】
食谱;歌谱;谱学、 谱录、 家谱;棋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