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07:3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7:32:21
词汇“援溺振渴”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援”、“溺”、“振”和“渴”。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援溺振渴”字面意思是指救助落水的人并解救口渴的人。这个成语比喻及时救助处于困境中的人。
“援溺振渴”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和民间故事,强调的是在他人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美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救助困境中人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救助他人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德。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即对他人的痛苦和困难给予同情和帮助。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它鼓励人们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挺身而出,传递正能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援溺振渴的时刻,比如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社区的互助行为,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帮助遇到困难的朋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暖人心,援溺振渴显真情。”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人们在洪水中救助他人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温暖人心的乐曲,如《You Raise Me Up》。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lend a helping hand”或“to be a Good Samaritan”,都强调在他人需要时提供帮助。
“援溺振渴”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有关爱他人的心,无论是在言语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应该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更加理解并珍视互助与关爱的价值。
1.
【援】
(形声。从手,爰(yuán)声。本义:拉,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援,引也。 、 《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 、 《礼记·缁衣》-不援其所不及。 、 《礼记·中庸》-不援上。 、 《豆棚闲话》-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 、 《左传》-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组词】
援及、 援推
2.
【溺】
排泄小便。后来作“尿”。
【引证】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更:轮番。睢:范睢。)
【组词】
溺尿、 溺溲
人或动物排泄的小便。
【引证】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热,故溺赤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矢溺皆闭其中。
【组词】
溺盆子、 溺壶、 溺窝子、 溺器
3.
【振】
(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振,举救也。 、 《小尔雅·广言》-振,救也。 、 《周礼·大司徒》-三曰振穷。 、 《国语·周语》-踣弊不振。 、 《易·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组词】
振恤、 振贷、 振业、 振穷
4.
【渴】
(形声。从水,曷声。本义:水干 )。
口渴。
【引证】
《广韵》-渴,饥渴。 、 《诗·王风·言子于役》-苟无饥渴。 、 《诗·小雅·采薇》-载饥载渴。 、 宋·苏轼《浣溪沙》-日高人渴漫思茶。
【组词】
好渴;当你渴的时候到罐子那里去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