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1:4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1:42:23
词汇“极于台”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极”可以理解为极端、顶点,“于”是介词,表示在、到,“台”通常指高台、平台。将这些字组合起来,“极于台”可以理解为在某平台的顶点或极端位置。
由于“极于台”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的成就达到了顶峰,或者某事物处于极端状态。
由于“极于台”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可能是由“极”和“台”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下的描述。
在古代**,高台常用于观景或举行仪式,因此“极于台”可能带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一词汇的使用非常有限。
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极于台”这一词汇,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表达。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极于台,望尽天涯路,
高台之上,心随云舒。
由于“极于台”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极于台”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非常有限,它可能带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但在日常表达中并不常见。了解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中的特定表达和历史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些不常见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谨慎使用。
1.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2.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3.
【台】
(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读(yí))。
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 同: 鲐
【引证】
《诗·大雅·行苇》-黄台背,以引以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