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4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49:44
“援琴”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拿起琴”或“弹奏琴”。在**传统文化中,琴是一种重要的乐器,尤其指古琴,它不仅是一种音乐工具,也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象征。因此,“援琴”常常带有文化修养和艺术追求的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援琴”常用来描绘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如“夜深人静,独坐书房,援琴而歌”。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谈论古典文化或艺术时,它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音乐学或**古代文化研究中,“援琴”是一个精确描述古琴演奏行为的词汇。
同义词:弹琴、抚琴、奏琴。这些词汇都描述了演奏古琴的动作,但“援琴”更侧重于拿起琴开始演奏的初始动作。 反义词:搁琴、停琴。这些词汇描述了停止演奏或放下琴的动作。
“援”字在古代汉语中有拿起、拉动的意思,“琴”即指古琴。随着时间的推移,“援琴”这个词汇保持了其基本含义,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援琴”不仅是音乐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修养的体现。古琴音乐被认为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因此“援琴”在文人雅士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援琴”这个词汇给人以宁静、雅致的感觉,联想到古代文人的生活场景,如在竹林中、月下或书房内弹奏古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援琴”这个词汇,但在欣赏古琴音乐或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时,会感受到这个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深度和艺术美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援琴,琴声如水,流过心田,洗净尘世的烦忧。”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文人坐在竹林中,月光洒在他的身上,他轻轻地援琴,琴声悠扬,与自然和谐共存。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lay the harp”(弹奏竖琴),虽然乐器不同,但都体现了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修养的意味。
“援琴”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动作,更承载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在学汉语和了解**文化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韵味和文化的精神。
1.
【援】
(形声。从手,爰(yuán)声。本义:拉,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援,引也。 、 《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 、 《礼记·缁衣》-不援其所不及。 、 《礼记·中庸》-不援上。 、 《豆棚闲话》-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 、 《左传》-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组词】
援及、 援推
2.
【琴】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 、 《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乐琴书以消忧。
【组词】
琴史、 琴书、 琴床、 琴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