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9:38
词汇“怀贰”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其含义和用法。
“怀贰”字面意思是指心怀二心,即对某人或某事持有不忠诚或不专一的态度。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常用来形容臣子对君主的不忠。
在文学作品中,“怀贰”可能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矛盾或背叛行为。在口语中,这个词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不忠诚”或“有二心”等表达。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来讨论忠诚与背叛的问题。
“怀贰”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怀”指心中怀有,“贰”指二心或不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更直白的表达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品质。因此,“怀贰”这样的词汇在讨论历史人物或时,常常带有强烈的道德评价色彩。
提到“怀贰”,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背叛、不信任和道德上的失败。这个词带有负面情感,常用于批评或谴责某人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直接使用“怀贰”这个词。如果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可能会说某人不忠诚或有二心。
在创作中,可以将“怀贰”用于描绘复杂的人物关系或内心冲突,例如在小说中描述一个角色在忠诚与个人利益之间的挣扎。
由于“怀贰”带有负面含义,可能会联想到阴暗的画面或紧张的音乐,如背叛的场景或背叛者的内心独白。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怀贰”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treachery”(背叛)或“disloyalty”(不忠诚)在英语中可以找到。
“怀贰”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忠诚与背叛这一永恒的主题。了解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我们可能不会频繁使用“怀贰”,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理解力。
1.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
2.
【贰】
(会意。从贝,弍,(èr)声。本义: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当云副也,益也。”-贰,副益也。 、 《易·坎卦》-簋贰用缶。 、 《周礼·乃酒正》-大祭三贰。 、 《礼记·曲礼》-取贰绥。 、 《周礼·职内》-受其贰令。 、 《左传·僖公十五年》-其卜贰圉也。 、 《周礼·春官·大史》-以贰六官。 、 《礼记·少仪》-乘副车则式,佐车则否。
【组词】
贰佐、 贰相、 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