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4:33
急不择言 的字面意思是因情急而无法选择合适的言辞,形容说话或表达时因紧张、慌乱而显得语无伦次,缺乏条理和逻辑。
“急不择言”源自汉语成语,其结构为“急”+“不择”+“言”,反映了古代汉语的构词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中,用以描述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语言表达。
在**文化中,言辞的得体和条理性被视为重要的社交技能。因此,“急不择言”常被用来批评那些在重要场合因紧张而表现不佳的人。
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紧张和尴尬的场景,它提醒我在重要时刻要保持冷静,避免因慌乱而影响表达。
在大学的一次演讲比赛中,我因为紧张而急不择言,最终影响了我的表现。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急不择言”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心急如焚,急不择言,字字如泪。”
想象一个人在紧张的面试中,手忙脚乱,说话结巴,这种场景可以与“急不择言”联系起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peak without thinking”或“ramble 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因紧张而说话无序的意思。
“急不择言”是一个描述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语言表达能力的词汇。它提醒我们在重要时刻要保持冷静,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提高沟通技巧至关重要。
去岁宋育仁倡议复辟,经大部递解回籍,交地方官察看。以此例彼,情罪更重,若故为宽纵,何以服人?何以为国?为此急不择言,冒昧上呈。
~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功夫,而在有功夫的时候没有想。
1.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择】
挑拣,用于口语。
【引证】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组词】
择菜;择不开
4.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