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1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19:49
“急不择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没有时间或条件选择最佳的路线或方法,只能匆忙采取行动。这个成语强调了情境的紧迫性和选择的无奈性。
在文学作品中,“急不择路”常用来描绘人物在危机时刻的慌乱和无助,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氛围。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任何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匆忙决策。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决策者在压力下的行为模式。
“急不择路”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于紧急情况下的行为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更加广泛和灵活。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警示人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和理智的重要性。它也反映了人对于危机管理的传统观念,即在压力下保持清醒的头脑。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焦虑,因为它描绘了一种无助和失控的情境。在表达上,它可以帮助我更生动地描述紧急情况下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赶往机场的路上遇到了交通堵塞,当时我急不择路地选择了一条不熟悉的小路,最终成功赶上了飞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狼群逼近,他急不择路,心跳如鼓,逃向未知的光明。”
在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黑暗中匆忙奔跑的画面。在听觉上,可能是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和心跳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 a hurry and not choosing the right way”,但没有一个完全对应的成语。
“急不择路”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紧急情况下的行为和心理状态。通过深入学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它,以及它在文化和情感表达中的重要性。
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
他有些~地乱跑。
1.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择】
挑拣,用于口语。
【引证】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组词】
择菜;择不开
4.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