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5:50
寡恩少义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缺乏恩惠和正义”。它形容一个人或行为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和正义感,通常指人冷漠无情,不讲道义。
寡恩少义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寡”(少)、“恩”(恩惠)、“少”(缺乏)、“义”(正义)四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就已经存在,用来形容人的品行或行为的道德缺失。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因此寡恩少义被视为负面评价。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用来批评那些不遵守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的行为。
寡恩少义 这个词给人一种冷漠、无情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自私、不公和不道德的行为。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正义和道德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不公平或不感恩的行为,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表达不满或批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冷漠的世界里,
寡恩少义的人啊,
你的心是否已被冰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rtless”或“unjust”,但这些词汇没有寡恩少义那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寡恩少义 这个词汇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道德和正义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观点,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1.
【寡】
少;缺少。
【引证】
《说文》-寡,少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 《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
【组词】
寡尤、 寡功、 寡见、 寡交
孤独;孤单。
【引证】
《广雅·释诂三》-寡,独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生成及彊而寡。 、 《吕氏春秋·士容》-南面称寡。 、 《老子》-自谓孤寡。
【组词】
寡老、 寡孤、 寡女、 寡立、 寡草
2.
【恩】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恩,惠也。 、 《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 、 《韩非子·用人》-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
3.
【少】
(会意。小篆从小,丿(piě)声。本义:不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少,不多也。 、 《太玄·玄衡》-少,微也。 、 《易·略例》-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 《仪礼·乡射礼》-宾少进。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则至者少。 、 《韩非子·五蠹》-人民少而财有余。
【组词】
少一时、 少可、 少冗、 少甚么、 少才、 少年、 少好、 少言寡语、 少说、 少气
4.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