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0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00:59
词汇“情佚”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笔误或者是一个非常生僻的词汇。为了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我们需要先确定“情佚”是否是一个正确的词汇。经过查询,没有找到“情佚”作为一个独立词汇的明确解释。因此,我们可能需要考虑它是否是“情逸”或“情谊”的误写。
假设我们将其理解为“情逸”,那么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
“情逸”可以理解为情感上的放松或超脱,指的是在情感上达到一种不受世俗束缚的自由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情逸”可能用来形容人物在情感上的超然或不受拘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文艺或哲理性的对话中可能会出现。
由于“情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情”和“逸”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情感上的超脱和自由。
在**传统文化中,追求情感上的超脱和自由是一种理想状态,与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和“逍遥游”有一定的关联。
“情逸”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山林、悠闲的生活和心灵的自由。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平和、宁静和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描述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或艺术作品的风格时使用“情逸”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间清风拂面来,情逸心随白云飞。”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山水画,画中人物悠闲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结合音乐,可以是一首轻柔的古筝曲,让人感受到宁静和超脱。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情感状态可能用“serenity”或“tranquility”来表达,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平静和安宁,而不是情感上的超脱。
“情逸”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代表了一种理想的情感状态,与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的哲学思想相契合。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1.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
2.
【佚】
(形声。从人,失声。本义:隐逸的人)。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佚民者,独乐其身之民也。
【组词】
佚老、 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