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0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2:00:35
词汇“清絜”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清”和“絜”。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清絜”字面意思是指清洁、纯净,没有杂质。其中,“清”通常指清澈、干净,而“絜”则有洁净、纯洁的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清絜”常用来形容自然景物,如清澈的溪水、纯净的空气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性的语境中,它仍然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或行为的高尚和纯洁。
“清”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清澈、干净的含义,而“絜”字则源自古代的绳索测量工具,后来引申为整齐、洁净。两者结合,形成了“清絜”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一种高度的纯净和清洁。
在**传统文化中,“清絜”常与道德高尚、品行端正联系在一起,是一种理想的人格特质。在社会交往中,保持“清絜”的形象被视为一种美德。
“清絜”这个词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自然的美好和心灵的纯净。它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清絜”来形容一个环境或一个人的品质,尤其是在强调其纯净和高尚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清絜之风,拂过心田,洗净尘世的烦忧。”
想象一幅画面:一条清澈的小溪,水流潺潺,周围是绿树和鲜花,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清絜”。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ure”或“clean”,但“清絜”更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纯净和高尚。
“清絜”这个词不仅描述了外在的清洁,更强调了内在的纯净和高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和理解。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絜。-絜,麻一絜也。 、 《通俗文》-束缚谓之絜。 、 《广雅》-絜,束也。 、 《韩非子·五蠹》-子孙累世絜驾。
用绳度量围长。
【引证】
《庄子》-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