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3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36:07
词汇“披布”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披布”字面意思是指覆盖在某物上的布料,可能用于遮盖、保护或装饰。
由于“披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某些专业领域,如纺织、服装设计或**仪式中,可能会有特定的使用场景。
由于“披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缺乏详细的记录。它可能是由“披”和“布”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覆盖的布料。
在某些文化或仪式中,披布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在中用于覆盖佛像的披布,可能代表着尊敬和虔诚。
“披布”可能给人带来温暖、保护和神秘的联想,尤其是在**或仪式的语境中。
在日常生活中,披布可能用于户外活动时的遮阳或防雨,或者在家庭中用于覆盖家具以保持清洁。
在诗歌中,可以将“披布”比喻为大自然的恩赐,如“夜幕降临,星辰披布于天际,宛如神秘的面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块色彩斑斓的披布覆盖在古老的建筑上,带来一种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感。结合音乐,可以想象在宁静的夜晚,轻柔的音乐伴随着披布轻轻飘动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披布可能有不同的用途和象征意义。例如,在印度文化中,披布(如纱丽)是女性的传统服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尽管“披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在特定语境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和用途。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增强对不同文化和专业领域的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些特定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和生动地传达信息。
1.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2.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