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0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3:36
捉迷藏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游戏,通常由两个或更多的玩家参与。游戏中,一部分玩家负责寻找隐藏起来的另一部分玩家。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捕捉隐藏的人”,基本含义是描述这种寻找和隐藏的游戏活动。
“捉迷藏”一词源自中国古代的儿童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接受并用于描述类似的游戏活动。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且在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变体。
在中国文化中,捉迷藏不仅是一种儿童游戏,也象征着寻找和发现的乐趣。它反映了人们对探索和发现的普遍兴趣,以及在社会互动中隐藏和揭示的复杂性。
捉迷藏带给人们一种童真和乐趣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以及在寻找和被寻找中的紧张和兴奋。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捉迷藏是一种常见的娱乐方式。每当周末,我们一群孩子就会聚在一起,享受这种简单而有趣的游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捉迷藏”:
在记忆的花园里, 我们玩着捉迷藏, 笑声如风铃, 藏匿在每一片叶下。
捉迷藏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孩子们在树林中奔跑,或在房间里躲藏的画面。听觉联想可能是孩子们的笑声和寻找时的呼喊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游戏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规则,但基本概念相似。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
1.
【捉】
(形声。从手,足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捉,搤也。 、 《广雅》-捉,持也。 、 《世说新语·方正》-伊便能捉杖打人。 、 《左传》-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 、 《三国志》-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
【组词】
捉发、 捉秤、 捉手、 捉身、 捉船、 捉笔
2.
【迷】
(形声。从辵(chuò),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迷,惑也。 、 《书·舜典》-烈风雷雨弗迷。 、 《韩非子·解老》-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 、 《离骚》-及行迷之未远。 、 《楚辞·惜诵》-迷不知宠之门。 、 《聊斋志异·促织》-迷其所在。 、 《楚辞·九章·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 杜牧《阿房宫赋》-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其若迷。 、 、 清·姚鼐《登泰山记》-道中迷雾。
【组词】
迷离徜彷、 迷罔;迷岸
3.
【藏】
收藏财物的府库。
【引证】
《周礼·天官·宰夫》。治藏,藏文书器物。-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 、 《礼记·中庸》-宝藏兴焉。 、 《列子·黄帝》-俄而范氏之藏大火。 、 《宋史·太宗七女传》-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
【组词】
藏吏、 库藏、 藏户、 藏府
内脏 同: 脏
【引证】
汉·枚乘《七发》-酒练五藏。 、 《管子·水地》-五味者何?曰:五藏。 、 《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 、 《汉书·王吉传》-吸新吐故以练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