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5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6:55:46
独吞: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独自一人吃掉或占有某物,不与他人分享。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自私地占有或享受某物,不顾他人的权益或感受。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独吞”常用来描绘贪婪或自私的角色,强调其行为的负面影响。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某人自私的行为,或者在开玩笑的语境中使用。 专业领域:在经济学或商业领域,“独吞”可能指某个公司或个人垄断市场,不与其他竞争者分享利益。
同义词:垄断、独占、独享、独占鳌头 反义词:分享、共享、分摊、均分
“独吞”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独”(单独)和“吞”(吃掉)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吞”已有占有或消耗的意思,而“独”则强调单独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更为广泛。
在许多文化中,“独吞”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违背了分享和合作的社会价值观。在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中,这种行为尤其不被接受。
“独吞”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贪婪、自私和不公平。它可能引发对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过某人独吞功劳或利益的情况,这种经历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不满或失望。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独吞”来描绘一个贪婪的角色:
他的心如同黑洞,独吞着所有的光明与希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人坐在一堆财宝中,周围空无一人,强调其孤独和自私。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沉重或压抑的旋律来表达“独吞”的负面情感。
在英语中,“独吞”可以对应为“monopolize”或“hog”,在不同文化中,这种行为的负面评价是一致的。
“独吞”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明确的负面含义,强调了自私和不公平的行为。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类词汇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联想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1.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 《礼记·礼器》-君子慎其独也。 、 《礼记·儒行》-儒有特立而独行。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 、 《楚辞·屈原·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 、 宋·王安石《怀元度》-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组词】
独角兕(sì)(一种独角的犀牛、 独根孤种、 独幅、 独脚腿
2.
【吞】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吞,咽也。 、 《后汉书·杜笃传》注-吞舟大鱼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吞长江。 、 宋·苏轼《石钟山记》-与风水相吞吐。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气吞万里如虎。
【组词】
吞炭、 吞舌、 吞舟、 吞刀刮肠、 吞牛、 吞咀、 吞下一条鳝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