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05:1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5:14:26
排兵布阵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安排和布置军队,特别是在战争或军事演*中。它通常指的是根据战略需要,合理地安排士兵和武器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战斗效果。
在文学中,排兵布阵 常被用来比喻精心策划和安排事物,如在政治、商业或日常生活中。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任何需要策略和布局的情况。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军事和战略研究中,这个词汇有着具体的战术意义。
同义词:布局、策划、安排、调度 反义词:混乱、无序、随意、无计划
排兵布阵 源自古代汉语,直接反映了古代战争中对战术布局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意义扩展到了更广泛的策略和安排领域。
在文化中,排兵布阵** 与智慧和策略紧密相关,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能够巧妙解决问题的人。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反映了人们对有序和策略性行为的推崇。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秩序感和策略感,联想到精心策划和有序执行的场景,让人感到安全和可靠。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排兵布阵,合理安排团队成员的任务和职责,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战场上,我排兵布阵,以智慧为盾,勇气为矛。”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将军在战场上指挥士兵,声音洪亮,动作有力,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秩序和力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trategize" 或 "deploy",虽然它们没有直接对应 排兵布阵 的军事布局含义,但都涉及到策略和安排的概念。
排兵布阵 是一个充满策略和秩序感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学*和理解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策略性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安老爷、安太太便在这边暗暗的~,舅太太便在那边密密的引线穿针。
1. 【排】
2.
【兵】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兵,械也。 、 《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掌五兵。 、 《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楯、弓矢也。”-陈五兵。 、 《匡谬正俗》-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 、 《易·说卦》-离为戈兵。 、 《诗·大雅·抑》-修尔车马,弓矢戎兵。 、 《荀子·议兵》-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 、 《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国语·越语》-兵者,凶器也。 、 《老子》-兵者,不祥之器。 、 《墨子·七患》-兵者,国之爪也。 、 汉·贾谊《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史记·项羽本纪》-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组词】
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动刀兵;坚甲利兵;兵革、 兵解、 兵戈
3.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4.
【阵】
(会意。从阜(fù),从车。土山前摆满了战车。字本作“陈”。“阵”为后起字。本义:两军交战时队伍的战斗队形)。
同本义。
【引证】
《玉篇》-阵,旅也。 、 《史记·淮阴侯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 、 《史记·樊哙传》。-先登陷阵。
【组词】
阵脚、 阵圆、 阵图、 阵梢、 阵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