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0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9:02
词汇“寻风捉影”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追逐风和捕捉影子,比喻做事徒劳无功,或者形容人捕风捉影、不切实际地追求一些无法实现或不存在的事物。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行为荒诞不经,或者用来讽刺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告诫他人不要做无用功,或者批评某人的行为不切实际。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哲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关于现实与幻觉的界限。
“寻风捉影”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寓言故事,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日常语言中,用以形容那些不切实际的行为或想法。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务实,不要沉迷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它反映了人重视实际效果和现实主义的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无奈和讽刺,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家,以及他们在现实面前的挫败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些人,他们总是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最终导致自己陷入困境。这时,我就会想到“寻风捉影”这个成语,提醒自己要脚踏实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寻风捉影的旅人,在现实的沙漠中迷失,梦想的绿洲,不过是海市蜃楼。”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人在荒野中追逐风和影子,背景音乐可以是悲伤的小提琴曲,增强这种徒劳无功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hasing after wind”,意思相近,但“寻风捉影”更具形象性和文化特色。
“寻风捉影”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帮助我理解和表达那些不切实际的行为和想法。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注重实际和现实,避免陷入无谓的幻想。
又不曾经获某人,乃以数句之诗,寻风捉影,陷臣死罪。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又不曾经获某人,只凭数句之诗,~,以陷臣罪。”
1.
【寻】
(会意。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引证】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尋,绎理也。 、 《方言一》-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 《诗·鲁颂·閟宫》。传:“八尺曰寻。”-是寻是尺。 、 《大戴礼记·主言》-舒肘知寻。 、 《小尔雅》-度寻舒两肱也。 、 《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蹄间三寻。 、 《左传·成公十二年》-争寻常以尽其民。 、 《国语·晋语》-无寻尺之禄。 、 《三国演义》-千寻铁锁沉江底。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深逾寻丈。
寻找。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寻向所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寻视其侧。 、 《后汉书·张衡传》-寻其方面。
【组词】
寻事、 寻门路不着、 寻瑕索瘢、 寻疵责人、 寻孔讨气、 寻宿儿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捉】
(形声。从手,足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捉,搤也。 、 《广雅》-捉,持也。 、 《世说新语·方正》-伊便能捉杖打人。 、 《左传》-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 、 《三国志》-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
【组词】
捉发、 捉秤、 捉手、 捉身、 捉船、 捉笔
4.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