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35:14
词汇“昧阴”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可能是一个生僻词、方言词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实例和广泛的语境,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将受到限制。以下是基于假设的分析:
由于“昧阴”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提供确切的基本定义。如果假设它是一个词汇,可能的字面意思是“隐藏的阴暗”或“不明亮的阴暗”,其中“昧”可能指“不明”或“隐藏”,而“阴”指“阴暗”或“阴凉”。
由于缺乏实际使用,我们无法讨论该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由于词汇不明确,无法提供示例句子。
由于词汇不明确,无法列出同义词和反义词。
由于词汇不明确,无法探讨其词源和历史演变。
由于词汇不明确,无法分析其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
由于词汇不明确,无法讨论其带来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由于词汇不明确,无法分享相关经历或故事。
由于词汇不明确,无法尝试将其融入到创作中。
由于词汇不明确,无法结合图片、音乐或视频探讨其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词汇不明确,无法比较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
由于“昧阴”不是一个已知的汉语词汇,对其的分析非常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标准词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广泛的应用语境,有助于有效的沟通和理解。对于生僻词或不明确的词汇,除非在特定领域或语境中使用,否则它们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有限。
1.
【昧】
(形声。从日,未声。从日,与光线有关。本义:昏暗不明)。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释诂四》-昧,冥也。 、 《书·牧誓》-时甲子昧爽。 、 《楚辞·九章·怀沙》-日昧昧其将暮。 、 《荀子·哀公》。注:“昧,闇;爽,明也。谓初晓尚暗之时。”-君昧爽而栉冠。 、 《淮南子·原道》-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 、 《后汉书·苏竟传》-虽昧必亮。 、 《战国策·赵策》-愚者昧于成事。 、 《楚辞·离骚》-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轻身而昧大义。
【组词】
昧旦、 昧然、 昧昧、 昧色、 昧明
2.
【阴】
(会意。从阜(fù),从侌,侌(yīn)亦声。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简化字属会意,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陰,誾也。山之北,水之南也。从阜,从侌。 、 《易·中孚》。按,二在兑泽之中,艮山之下,故称阴。-鸣鹤在阴。 、 《周书·王会》-壜上张赤挛阴羽。 、 《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 、 《周礼·大司乐》-阴竹之管。 、 《周礼·柞氏》-令剥阴木而水之。 、 《列子·汤问》-达于汉阴(汉水南岸)。 、 唐·李朝威《柳毅传》-洞庭之阴。 、 清·姚鼐《登泰山记》-阴谷皆入济。 、 清·姚鼐《登泰山记》-其阴,济水东流。(阴:泰山的北面。)
【组词】
阴山背后、 阴木、 阴竹、 阴滨、 阴麓、 阴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