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3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37:37
悉:都;称:相当。形容两者轻重相当,丝毫不差。
梁同考坐吏书之左,去官三百余员,铢两悉称,士林服之,此皆破格之异命也。
倘要保存上文,则将末两句改为“警察队空枪亦一齐发声,乡民始后退”,这才~,和军警都毫无关系。
1.
【铢】
(形声。从金,朱声。从“金”与货币有关。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引证】
《礼记·儒行》-虽分国如锱铢。
2.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3.
【悉】
(会意。从心,从采。采(biàn),辨别。心中加以辨别,很详细。本义:详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悉,详尽也。 、 《尔雅》-悉,尽也。 、 《史记·平准书》。索隐:“尽也。”-占不悉。 、 《汉书·张释之传》-时上所问禽兽簿甚悉。 、 汉·贾谊《论积贮疏》-至孅至悉。 、 唐·李朝威《柳毅传》-词不悉心。
【组词】
纤悉、 详悉、 悉数
详尽地叙述。
【引证】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书不能悉意。
4.
【称】
(称为“稱”的简化字) 测定物体轻重的器具,后作“秤”。
【引证】
《说文》-称,铨也。 、 《淮南子·时则》。注;“量器也。”-角斗称。
【组词】
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