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9:32
“以铢称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铢(古代重量单位,极轻)来称量镒(古代重量单位,较重)。基本含义是指用极小的单位去衡量极大的事物,比喻用不恰当的标准或方法来衡量事物,结果必然不准确。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切实际或不合理的比较和评价。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讽刺那些不自量力或不合理的做法。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物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度量标准的不适当性。
“以铢称镒”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铢称镒,以寸量尺,皆失其宜也。”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度量衡准确性的重视,以及对不恰当比较的批判。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度量的重要性和合理性,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精确和恰当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不合理和荒谬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那些不切实际的尝试和错误的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有人用不恰当的标准来评价事物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指出其不合理之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以铢称镒,世界何其荒谬,寸心量海,梦想何其辽阔。”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小小的天平,一边是极轻的铢,另一边是沉重的镒,形成鲜明的对比。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种讽刺或嘲笑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sing a yardstick to measure a mile”,虽然不如“以铢称镒”那样精确和形象,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意思。
“以铢称镒”这个成语在强调度量和比较的合理性方面非常有用,它提醒我们在评价和比较事物时要使用恰当的标准。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二十两为镒,二十四铢为两。此言有制之兵对无制之兵,轻重不侔也。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铢】
(形声。从金,朱声。从“金”与货币有关。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引证】
《礼记·儒行》-虽分国如锱铢。
3.
【称】
(称为“稱”的简化字) 测定物体轻重的器具,后作“秤”。
【引证】
《说文》-称,铨也。 、 《淮南子·时则》。注;“量器也。”-角斗称。
【组词】
过称
4.
【镒】
(形声。从金,益声。本义: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同本义。
【引证】
《国语》-黄金四十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