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2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3:29
挂虑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心中挂念、担忧某人或某事。它表达了一种心理状态,即对某人或某事的持续关注和不安。
挂虑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挂”和“虑”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挂”有悬挂、挂念的意思,“虑”则指思考、担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表示心理状态的词汇“挂虑”。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亲情非常重要,因此挂虑常常与家庭成员相关。在现代社会,挂虑也可能与工作压力、社会问题等有关。
挂虑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涉及担忧和不安。联想可能包括焦虑、失眠、心神不宁等。
在个人生活中,挂虑可能出现在对亲人健康的担忧、对工作压力的焦虑等情境中。例如,当家人生病时,我常常感到挂虑。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挂虑来表达深沉的情感:
月挂枝头,心挂远方, 挂虑如丝,缠绕心房。
挂虑 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寂静、心跳的加速声,或是窗外的雨声,这些都能增强挂虑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挂虑可以对应为 "worry" 或 "concern"。不同文化中,对挂虑的表达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挂虑 是一个表达内心担忧和关注的词汇,它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和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挂虑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帮助我们构建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世界。
1.
【挂】
(形声。从手,圭(guī)声。本义:区别,区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易·系辞传》:“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挂,画也。 、 《仪礼·特牲礼》-挂于季指。 、 《庄子·渔夫》。释文:“别也。”-变更易常以掛功名。
2.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