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6:23
八哥:八哥是一种鸟类,学名为Acridotheres tristis,属于椋鸟科。它们通常具有黑色的羽毛,喙和脚黄色,头部有时带有白色斑点。八哥以其模仿人类语言和其他声音的能力而闻名,因此在中文里,“八哥”也常用来比喻善于模仿或说话的人。
“八哥”一词在中文中已有悠久的历史,其字面意思即为这种鸟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比喻意义,尤其是在描述人的行为时。
在**文化中,八哥因其模仿能力而常被视为聪明和有趣的象征。在一些传统故事和寓言中,八哥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达着关于智慧和模仿的深刻寓意。
八哥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好奇和欣赏,因为它们能够模仿各种声音,这种能力让人感到惊奇。联想上,八哥让我想到那些善于模仿和学*的人,以及他们在社交和表演中的独特才能。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在公园里看到一只八哥模仿人类的笑声,那场景非常有趣,让我对这种鸟类的模仿能力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八哥”:
在那翠绿的枝头,
一只八哥轻声细语,
模仿着过往的行人,
笑声、话语,无一不精。
想象一只八哥在树枝上跳跃,黑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它模仿着周围的声音,这种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听觉上的惊喜。
在英语中,类似的鸟类如鹦鹉(parrot)也因其模仿能力而闻名,但“八哥”在中文中有着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比喻意义。
通过对“八哥”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鸟类,还承载了关于模仿、智慧和社交的多重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并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2.
【哥】
(会意。从二可。“可”,有“快乐”、“欢乐”的意思。《诗·小雅·正月》:“哿矣富人。”毛传:“哿,可。”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哿与哀对文,哀者忧悲,哿者欢乐也。……《毛传》训哿为可,可亦快意惬心之称。”“哥”似即“歌”之本字。本义:歌)。
咏,唱,奏乐。 同: 歌
【引证】
《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裳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 《盐铁论》-诚信著于天下,醇德流乎四海,则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执禽而朝之。
【组词】
哥钟、 哥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