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6:45
“八字帖”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写有八个字的帖子或纸条。在传统文化中,八字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出生时的年、月、日、时四柱中的八个字,即八个天干地支的组合,用以推算个人的命运和性格。因此,“八字帖”在这里特指记录个人八字信息的纸条或文档。
“八字帖”源自**古代的命理学,特别是八字算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接受并用于描述记录个人八字信息的文档。
在**文化中,八字被认为是个体命运的重要标志。因此,“八字帖”在社会交往中具有一定的仪式感,尤其是在婚姻匹配和重大决策时。
提到“八字帖”,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传统、神秘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它也可能引发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好奇。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参加传统婚礼或进行重要决策时接触到“八字帖”,感受到其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八字帖”作为象征命运的元素,如:
命运的笔,轻轻一挥, 八字帖上,字字珠玑。 一生的轨迹,早已注定, 在时间的河流中,缓缓前行。
视觉上,“八字帖”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着工整的汉字。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算命先生低沉的嗓音,解读着八字的奥秘。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八字帖”的概念,但类似的命理学和占星术在世界各地都有存在,如西方的星座和塔罗牌。
“八字帖”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反映了人们对命运和未来的探索与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和传承文化精髓。
1.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2.
【字】
(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乳也。 、 《广雅》-字,生也。 、 《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 《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六畜遂字。 、 《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 《汉书·食货志下》-亭有畜字马,岁课息。
【组词】
字乳、 字育
3.
【帖】
(形声。从巾,占声。本义: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
写在帛上的书签。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木部曰:“检,书署也。”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幖题,今人所谓签也。”-帖,帛书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