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2:22
“丧魂落魄”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灵魂丧失,精神萎靡。基本含义是指人因为遭受重大打击或极度悲伤而精神恍惚,失去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形容人极度沮丧和失落的状态。
“丧魂落魄”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精神和灵魂状态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描述人的心理和情感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灵魂和精神状态被认为是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丧魂落魄”这个词汇在文学和社会交流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担忧。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不幸**而遭受精神打击的人,引发人们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见过朋友因为家庭变故而变得丧魂落魄,那段时间他几乎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社交,需要周围人的支持和鼓励。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他独自一人,丧魂落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淹没了他的心。”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昏暗的灯光下徘徊,听觉上,可能是低沉的音乐或寂静的夜晚,增强这种孤独和失落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ut of one's mind”或“beside oneself”,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情感状态。
“丧魂落魄”这个词汇在描述人的心理状态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传达了极度的悲伤和失落,还强调了这种状态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表达和深化理解都非常重要。
鬼子山本踉跄了一下,岔开两腿,丧魂落魄地瞥了一眼从死尸堆里露出半个脸的川岛。
他早已吓得~了。
1.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
2.
【魂】
(形声。从鬼,云声。本义:灵魂,古人想象的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魂,阳气也。 、 《左传·昭公七年》-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 、 《韩诗·出其东门》-聊乐我魂。 、 《论衡·纪妖》-魂者,精气也。 、 《易·系辞》-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 《灵枢经》-随神而来往者谓之魂。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魂去尸长留。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魂悸以魄动。
【组词】
魂识、 魂气、 魂骸、 魂质
3.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
4. 【魄】 ——“落魄”的“魄”的又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