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0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04:25
词汇“八蜡”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源自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八蜡”是指古代**在农历十二月举行的祭祀活动,主要祭祀八种与农业生产有关的鬼神,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八蜡”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具体词源不详,但其含义与古代农业社会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俗逐渐被淡忘。
在古代**,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因此与农业相关的祭祀活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八蜡作为祈求丰收的仪式,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提到“八蜡”,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社会的简朴生活、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及对自然的依赖和敬畏。这种联想可能会带来一种怀旧和敬仰的情感。
由于“八蜡”在现代生活中几乎不再使用,个人经历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到这一词汇。但在学**古代文化时,可能会了解到这一俗。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农业社会的诗歌时,可以这样使用:
在八蜡的祭坛前,
农民们虔诚地祈祷,
祈求大地的恩赐,
带来丰收的喜悦。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农业祭祀活动也存在,如古埃及的奥佩特节(Opet Festival),但具体形式和意义各有不同。
“八蜡”作为一个古代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信仰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文化的
1.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2.
【蜡】
古代祭名。周朝年终大祭万物。
【引证】
《礼记·郊特性》-天子大蜡八。
【组词】
蜡腊、 蜡坛、 蜡宾、 蜡索、 蜡祠、 蜡宫、 蜡月、 蜡日、 蜡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