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1:28
“兴如嚼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事物或活动缺乏趣味,如同嚼蜡一样无味。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某件事情或活动让人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和兴趣。
在文学作品中,“兴如嚼蜡”常用来形容故事情节的平淡无奇,或者人物的情感状态。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活动或*,如工作、学或社交活动,表达对其缺乏兴趣或热情。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评价某些学术研究或技术发展的乏味性。
同义词:枯燥无味、乏味、无聊、索然无味 反义词: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兴致勃勃、趣味盎然
“兴如嚼蜡”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对“嚼蜡”这一行为的比喻。蜡本身无味,嚼蜡则是一种无趣且无意义的行为,因此被用来比喻缺乏兴趣和乐趣的状态。在汉语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历史较长,但具体起源时间难以考证。
在**文化中,“兴如嚼蜡”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精神满足的追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因此这个成语在表达对单调乏味生活的反感时尤为常用。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描述的是一种缺乏活力和兴趣的状态。联想上,可能会让人想到沉闷的会议、无聊的课程或乏味的日常工作。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用“兴如嚼蜡”来形容那些重复且缺乏创新的工作任务,帮助我表达了对这些任务的厌倦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生活兴如嚼蜡,唯有诗篇,点亮心灯。”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单调的灰色画面或重复的图案。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单调的机械声或无变化的背景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 dry as dust”或“boring as hell”,都用来形容极度乏味和无趣的事物。
“兴如嚼蜡”这个成语在表达对乏味生活的反感时非常有效,它不仅传达了情感,还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半百年华,鬓如丝,兴如嚼蜡。
1.
【兴】
兴致,情趣。
【引证】
王勃《滕王阁序》-遥呤俯畅,逸兴遄飞。 、 、 宋·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
【组词】
兴动、 兴兴头头、 兴头子、 兴辞、 兴会、 兴头起意、 兴子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引证】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一》-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组词】
兴喻
2.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3.
【嚼】
义同“嚼(jiáo),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
【引证】
《玉篇》-嚼,噬嚼也。 、 《通俗文》-咀啮曰嚼。 、 《尔雅·释兽》。注:“食之已久,复出嚼之。”-牛曰齝。
【组词】
咀嚼;嚼血、 过屠门而大嚼
4.
【蜡】
古代祭名。周朝年终大祭万物。
【引证】
《礼记·郊特性》-天子大蜡八。
【组词】
蜡腊、 蜡坛、 蜡宾、 蜡索、 蜡祠、 蜡宫、 蜡月、 蜡日、 蜡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