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5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58:49
词汇“工官”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特指古代官府中负责工程、建筑等事务的官员。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工官”字面意思是指负责工程事务的官员。在古代,工官通常负责监督和管理公共工程,如城墙、宫殿、水利设施等的建设与维护。
“工官”一词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职责和称谓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工程师”等职业。
在古代**,工官是官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工程技术和管理的重视。
提到“工官”,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宏伟建筑和工程奇迹,如长城、故宫等,带来一种历史厚重感和技术成就感。
在现代生活中,“工官”一词几乎不再使用,但在学*历史或参观古迹时可能会遇到。
在创作历史小说时,可以巧妙地使用“工官”一词来描绘古代官府的运作和工程建设的场景。
结合古代建筑的图片或纪录片,可以更好地理解“工官”的职责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职位可能有不同的称谓,如罗马的“建筑师”(Architect),但其职责和地位与古代**的“工官”有相似之处。
“工官”一词虽然不常用于现代语境,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工程技术的重视,是理解古代官制和工程历史的重要词汇。在学*历史和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方式。
1.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