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2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20:59
词汇“工师”的深入学*和分析:
“工师”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工匠或技术专家,特别是在建筑、制造和其他手工艺领域中的专业人士。他们通常负责设计、指导和监督工程项目。
“工师”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工”指工作或工艺,“师”指教师或专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师”逐渐被更具体的词汇如“工程师”所取代。
在古代**,工师的地位较高,他们的技艺被视为国家繁荣的象征。在现代社会,虽然“工师”一词使用较少,但其代表的专业精神和技艺仍然受到尊重。
“工师”一词给人以专业、精细和传统的联想,可能让人想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细节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观过一些古代建筑,对那些古代工师的技艺和创造力深感敬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工师”:
在古老的石阶上,
工师的智慧凝结成永恒,
每一块石砖,
都是时间的见证。
想象一位工师在古代工坊中敲打金属的声音,或是他们在建造宫殿时的忙碌场景,这些都能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工师”可能对应“craftsman”或“engineer”,但在使用和含义上有所不同。
“工师”一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代表了古代工匠的专业精神和技艺,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1.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2.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