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1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15:23
词汇“[留客袂]”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雅或方言性质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可能会受到限制。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已有的信息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一些推测和分析。
“留客袂”字面意思可能是指“留住客人的袖子”,暗示一种挽留或不舍的情感。其中,“留”意味着挽留或保持,“客”指的是客人,“袂”则是袖子的意思。
由于该词汇的不常见,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描绘一种深情或不舍的场景,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留恋之情。在口语或方言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极力挽留他人的行为。
由于“留客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源自古代文学或特定地区的方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已经大大降低。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挽留客人可能被视为一种礼貌或热情的表达。因此,“留客袂”可能在这些情境中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
该词汇可能引发一种温馨或感伤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离别时的不舍和深情。
由于该词汇的不常见,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留客袂”用作一种象征,代表深情或不舍的情感,增添文学作品的情感深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离别场景的画面,其中有人紧紧抓住另一人的袖子,表达不舍之情。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柔和的音乐,增强情感氛围。
由于该词汇的特殊性,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难以进行直接的比较。
“留客袂”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可能受到限制。然而,通过对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它所蕴含的深情和不舍的情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留】
(会意。从田,从丣,丣亦(yǒu)声。从“田”,表示停留的地方。本义:停留,留下)。
同本义(停止在某一处所,含有不动的意思)。
【引证】
《说文》-畱,止也。 、 《战国策·秦策》-令之留于酸枣。 、 《楚辞·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 、 《素问·虐论》-风气留其处。 、 《史记·项羽本纪》-乃令张良留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 、 《资治通鉴·唐纪》-留五百人。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上空留。 、 明·于谦《石灰吟》-要留清白在人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留像于馆。
【组词】
逗留、 留舍、 留住、 留居、 留身、 留客住
2.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
3.
【袂】
(形声。从衣,夬(guài)声。本义:衣袖) 同本义。
【引证】
《楚辞·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攘袂群起。
【组词】
袂接肩摩、 袂云汗雨、 袂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