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2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22:02
感佩:指深深地感动和敬佩。这个词汇通常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极高评价和尊敬之情。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感佩常用于描述主人公对英雄人物或高尚行为的敬仰。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感佩可以用来表达对朋友或亲人的赞赏。
专业领域:在学术或专业领域,感佩可能用于对同行或前辈的成就表示敬意。
同义词:敬佩、钦佩、崇拜
反义词:鄙视、轻视
词源:感佩由“感”和“佩”两个字组成,“感”指感受,“佩”指佩带,引申为敬佩。
历史演变:在古代汉语中,“佩”常用来表示佩戴物品,如玉佩,后来引申为内心的敬佩。
在**文化中,感佩常与儒家思想中的“敬”和“礼”相关联,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
情感反应:感佩带有一种温暖和鼓舞人心的情感,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情绪。
联想:联想到英雄、榜样、高尚行为等正面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对一位老师的无私奉献和教育热情感到感佩,这种情感激励我更加努力学*。
诗歌:
在星光下,我感佩你的勇气,
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前行。
视觉联想:联想到英雄雕像、纪念碑等象征尊敬和敬意的视觉元素。
听觉联想:联想到庄严的音乐,如国歌或进行曲,增强感佩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感佩可以对应词汇如“admiration”或“respect”,但“感佩”更强调情感的深度和内心的震动。
感佩是一个充满情感和尊敬的词汇,它在表达对他人或事物的极高评价时非常有用。通过学*和使用感佩,我能够更好地表达我的敬意和赞赏,丰富我的语言表达。
1.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2.
【佩】
(会意。从人凡巾。本义: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佩,大带佩也。 、 《诗·郑风·子衿》-青青子佩。 、 《周礼·王府》。注:“王之所带者。”-共王之服玉佩玉。 、 《楚辞·湘君》-遗余佩兮澧浦。
【组词】
佩玖、 佩玦、 佩珂、 佩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