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2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28:20
数不上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数量或程度上达不到某个标准或要求。基本含义是指某事物在数量、质量或重要性上不足以被计算或考虑。
“数不上”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数”(计算)和“不上”(达不到)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已经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
在**传统文化中,“数不上”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君子不器”有关,即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不应仅仅因为某方面的不足而被忽视。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用来批评社会对某些群体的不公平对待。
“数不上”这个词汇带有一种轻微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被忽视或不被重视的感觉。在表达时,可能会带有一定的无奈或自嘲的意味。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自己在某个团队或项目中感到自己的贡献“数不上”,这种感觉可能会激励人更加努力,以期在未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诗歌中,可以将“数不上”融入到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如:“在这片繁花似锦的花园里,那朵小小的野花,数不上,却也自有一番风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中,众多鲜艳的花朵中,一朵不起眼的小花,它“数不上”,但在镜头下却显得格外独特。在音乐中,可以联想到一段旋律中不起眼的音符,虽然“数不上”,却为整体增添了层次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t count for much”或“not make the cut”,它们在语境和用法上与“数不上”相似,但具体表达方式和细微差别有所不同。
“数不上”这个词汇在表达次要或不重要的事物时非常实用,它不仅反映了语言的精确性,也体现了社会对不同事物的评价标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