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4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48:10
敬重: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持有高度尊敬和钦佩的态度。这种态度通常源于对方的品德、成就或地位。
同义词:尊敬、尊重、崇敬、钦佩
反义词:轻视、蔑视、不敬
敬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敬”字意为尊敬,“重”字意为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为表示高度尊敬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敬重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观念,强调对长辈、师长和权威的尊敬。在现代社会,敬重也扩展到对专业能力和社会贡献的认可。
敬重这个词常常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各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如科学家、教育家和慈善家。它传递出一种正面的情感,即对那些值得尊敬的人的认可和赞赏。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一位非常敬业的导师,他的专业精神和无私奉献让我深感敬重。这种敬重不仅激励我努力工作,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努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敬重”:
在知识的海洋里,
我敬重那些探索的灯塔,
他们用智慧的光芒,
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敬重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庄严的仪式、肃穆的音乐和尊敬的表情。视觉上,可能是人们在纪念碑前默哀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庄重的交响乐或颂歌。
在英语中,与“敬重”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respect”或“esteem”。虽然这些词汇在基本含义上相似,但“respect”更侧重于对他人权利和感受的尊重,而“esteem”则含有更深的赞赏和尊敬之意。
敬重是一个充满正面情感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对他人品德和成就的认可,也是社会和谐与尊重的基础。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敬重”这个词对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提升个人素养至关重要。
1.
【敬】
(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敬,肃也。 、 《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毋不敬何允。 、 《礼记·少仪》-宾客主恭,祭祀主敬。 、 《仪礼·聘礼》-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敬德之聚也。 、 《战国策·赵策》-敬诺。 、 《史记·陈涉世家》-敬受命。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敬进如姬。 、 唐·李朝威《柳毅传》-敬闻命关。
【组词】
敬让、 敬诚缉熙、 敬身、 敬慎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