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2:14
夏日:指夏季的时期,通常是指一年中天气最热、日照时间最长的季节。在*,夏季一般指从立夏(大约每年的5月5日或日)到立秋(大约每年的8月7日或8日)的这段时间。
“夏日”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即为夏天的日子。在古代文学中,夏日常被用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
在*文化中,夏日与许多传统节日和俗相关,如端午节和吃粽子、喝雄黄酒等。夏日也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夏日往往让人联想到阳光、海滩、冰淇淋和暑假。它代表着活力、快乐和放松,但也可能让人感到炎热和疲惫。
个人经历中,夏日可能是家庭旅行、户外活动和与朋友聚会的美好时光。例如,每年的夏日,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去山区避暑,享受清凉的山风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在诗歌中,夏日可以被描绘为:
夏日的风,轻拂过稻田, 金黄的麦浪,翻滚着希望。 孩子们的笑声,在田野间回荡, 夏日,是生命的赞歌。
夏日可以联想到明亮的阳光、蔚蓝的天空、绿色的树木和欢快的鸟鸣。视觉上,夏日是色彩鲜艳的;听觉上,夏日是充满活力的。
在英语中,“summer”对应“夏日”,在不同文化中,夏季都有着类似的象征意义,如生命力、热情和休闲。
“夏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季节,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夏日”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情感的传递。
1.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夏,中国之人也。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