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4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44:21
敬迓(jìng yà)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敬”表示尊敬、恭敬,“迓”表示迎接、接待。因此,“敬迓”的字面意思是恭敬地迎接或接待某人。
敬迓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述正式或庄重的场合,如迎接贵宾、重要人物或仪式。在口语中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正式文书中。在专业领域,如外交、礼仪等,也可能使用该词汇来强调接待的正式性和尊敬态度。
同义词:
反义词:
敬迓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敬”字古已有之,表示尊敬;“迓”字在古代汉语中表示迎接。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恭敬迎接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尊敬和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敬迓**体现了这种文化背景下的礼仪要求,尤其是在正式场合或对待重要人物时,使用该词汇可以传达出对对方的尊重和重视。
敬迓给人一种庄重、正式的感觉,联想到的是一种仪式感或正式的接待场合。它传递出一种尊重和敬意,让人感受到被重视和珍视。
在现实生活中,敬迓可能不常用于日常对话,但在某些正式场合,如接待外国客人、参加重要会议时,使用该词汇可以显得更加得体和专业。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敬迓来营造一种庄重的氛围,例如:
春风敬迓百花开,
贵客临门喜自来。
敬迓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穿着正式的人,面带微笑,伸出手臂,恭敬地迎接另一位重要人物。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重的音乐或掌声。
在英语中,敬迓可以对应为“welcome with respect”或“greet with honor”,但在英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单一词汇,通常需要通过短语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敬迓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汇,它不仅传达了尊敬和欢迎的情感,还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礼仪的传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1.
【敬】
(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敬,肃也。 、 《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毋不敬何允。 、 《礼记·少仪》-宾客主恭,祭祀主敬。 、 《仪礼·聘礼》-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敬德之聚也。 、 《战国策·赵策》-敬诺。 、 《史记·陈涉世家》-敬受命。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敬进如姬。 、 唐·李朝威《柳毅传》-敬闻命关。
【组词】
敬让、 敬诚缉熙、 敬身、 敬慎
2.
【迓】
(形声。从言(chuò),牙声。本义:迎接)。
同本义。 同: 讶
【引证】
《尔雅》-迓,迎也。古本皆作讶。 、 《书·盘庚》-子迓续乃命于天。 、 《书·牧誓》-弗迓克奔。 、 《左传·成公十三年》-迓晋侯于新宫。
【组词】
有失迎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