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02:2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02:29:15
暗室求物 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黑暗的房间里寻找东西”,比喻在困难或不利的条件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目标。它强调了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暗室不欺。”后来逐渐演变为“暗室求物”,用以比喻在困难中寻找出路。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即使在最不利的条件下也要坚持不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坚韧和智慧。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在逆境中不放弃,坚持到底的精神。它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和坚持。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遇到难题时,我都会想起“暗室求物”的精神,鼓励自己不要轻易放弃,要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诗歌中,可以将“暗室求物”融入,如:“在黑暗的房间里,我寻找着光明的钥匙,每一步虽艰难,但心中有希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昏暗的房间里,手持蜡烛,仔细寻找物品的情景。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缓慢但充满力量的音乐,来增强这种在逆境中寻找希望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arching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虽然意思相近,但“暗室求物”更强调在困难条件下的坚持和努力。
“暗室求物”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象征。它教会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勇于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如暗室求物,把火来便照见;若只管去摸索,费尽心力,只是搜索不见。
这样做下去就如同~一样没有成效。
1.
【暗】
(形声。从日,音声。本义:昏暗)。
同本义。与“明”相对。
【引证】
《说文》-暗,日无光也。 、 《论衡·说日》-日中光明,故其出入时光暗,故大。 、 蔡元培《图画》-体之感何自起?曰,起于远近之比例,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昏暗、 暗中摸索
2.
【室】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证】
《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室,实也。 、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 、 《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 、 《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 、 《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
【组词】
室间、 室庑、 室温、 室隅、 登堂入室;室匣
3.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引证】
《汉书》-乐正求。
4.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