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3:26
悲咽(bēi y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悲伤到声音哽咽,形容极度悲伤时声音低沉、断断续续,甚至无法发出声音。
悲咽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悲”和“咽”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悲伤和声音哽塞。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就有“悲咽”一词的影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悲咽常与丧葬、离别等悲伤场合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生死、离别的深刻情感体验。
悲咽一词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沉重、压抑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悲伤、痛苦和无助。这种情感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思维,使人在表达时更加谨慎和深沉。
在个人生活中,悲咽可能出现在亲人去世、失恋或其他重大打击时。例如,在一次家庭聚会中,突然传来亲人去世的消息,整个房间顿时充满了悲咽声。
在诗歌中,悲咽可以被用来增强情感的表达:
月光下,她的悲咽声
如断弦的琴,凄凉而悠长
每一声,都是心碎的旋律
悲咽的视觉联想可能是泪流满面的脸庞,听觉联想则是低沉、断续的哭泣声。可以通过观看悲伤的电影片段或聆听悲伤的音乐来加深这种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obbing”或“wailing”,虽然不完全等同于悲咽,但都能传达出极度悲伤时的声音状态。
悲咽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声音的状态,更深刻地表达了人的内心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表达,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1.
【悲】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悲,痛也。 、 《广雅》-悲,伤也。 、 《诗·小雅·鼓钟》-忧心且悲。 、 《诗·召南·草虫》-我心伤悲。 、 《素问·宣明五气篇》-并于肺则悲。 、 《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至于悲谷。 、 晋·干宝《搜神记》-何哭之甚悲也。 、 《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组词】
悲怆、 悲怨、 悲惋、 悲吟、 悲忧、 悲郁、 悲涕、 悲哭、 悲怒、 悲疚、 悲戚、 悲恻
2.
【咽】
填塞;充塞。
【引证】
汉·刘向《新序》-云霞充咽,则夺日月之明。 、 唐·裴鉶《传奇·姚坤》-乃饮坤大醉,投于井口,以垲石咽其井。
【组词】
咽人、 咽气、 咽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