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3:52
悲切:形容词,意指悲伤而深切,情感强烈且真挚。它强调的是悲伤的深度和情感的纯真,通常用来描述人的内心感受或表达对某事的深切哀痛。
“悲切”一词源于汉语,其字面意思即为悲伤而深切。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就有“悲切”一词的出现,用以表达深切的哀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悲切”常常与儒家文化中的“哀而不伤”相联系,强调在表达悲伤时仍需保持一定的节制和尊严。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用于描述对重大损失或悲剧的反应。
“悲切”一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和真挚的悲伤。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失去重要人物或事物时,人们所表现出的深切哀痛和无法言说的悲伤。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有一次亲人的离世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悲切”的情感。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深切哀痛,只能在沉默中慢慢消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悲切”:
月光下的湖面,
映照着悲切的泪光,
每一滴水珠,
都是心中未了的哀伤。
在英语中,“悲切”可以对应为“sorrowful”或“heartbroken”,但这些词在表达上可能没有“悲切”那么深切和真挚。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也会有类似的情感强调。
通过对“悲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深切悲伤时的独特作用。这个词不仅在文学和日常表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情感表达和心理分析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如何恰当地使用“悲切”来传达深切的情感。
1.
【悲】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悲,痛也。 、 《广雅》-悲,伤也。 、 《诗·小雅·鼓钟》-忧心且悲。 、 《诗·召南·草虫》-我心伤悲。 、 《素问·宣明五气篇》-并于肺则悲。 、 《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至于悲谷。 、 晋·干宝《搜神记》-何哭之甚悲也。 、 《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组词】
悲怆、 悲怨、 悲惋、 悲吟、 悲忧、 悲郁、 悲涕、 悲哭、 悲怒、 悲疚、 悲戚、 悲恻
2.
【切】
摩擦;接触。
【引证】
《广雅》-切,摩也。 、 《史记·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 、 《淮南子·原道》-可切循把握。
【组词】
切齿、 切磨、 切摩、 切循
一定要。
【引证】
《老残游记》-诸位切不可乱动。
【组词】
切照、 切须、 切不可骄傲;切勿吸烟;切勿、 切戒、 切莫、 切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