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0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01:44
方针:指指导行动的方向和目标的原则或计划。它通常是一个组织、政府或个人在特定时期内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制定的基本指导原则。
方针一词源自汉语,由“方”和“针”组成。在古代,“方”指方向,“针”指指南针,合起来意味着指引方向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指导原则和计划。
在中国文化中,方针常常与政治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例如,改革开放方针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方针一词给人以稳定、有序和目标导向的联想。它暗示着有计划和有目的的行动,给人以安全感和方向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制定过一个健康生活的方针,包括定期锻炼、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这些方针帮助我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状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方针”:
在生活的海洋中,我以坚定的方针为舵, 驶向那理想的彼岸,不畏风浪的考验。
方针可以联想到一张地图或指南针,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在听觉上,它可能与领导者的演讲或会议中的决策讨论相关联。
在英语中,“方针”可以对应为“policy”或“guidelines”,在不同文化中,这些词汇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指导性和原则性。
方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在专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个人生活中扮演着指导角色。理解和正确使用“方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实现目标,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个人发展方面。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针】 (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鍼”(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