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4:06
“敬事后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先完成职责或任务,然后再享受食物。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应该先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然后再考虑个人的享受。这个成语强调了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在文学作品中,“敬事后食”常用来形容那些勤勉工作、不图享乐的人物形象。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劝诫他人要先工作后享受。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职业道德教育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职业责任和效率。
同义词:
反义词:
“敬事后食”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君子敬事后食。”原意是指君子在处理事务时应该谨慎认真,完成后再享受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强调先工作后享受的原则。
在**传统文化中,“敬事后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强调职业道德和效率,尤其是在强调团队合作和责任感的组织文化中。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勤奋、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它鼓励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先完成任务再享受成果。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遇到需要加班完成紧急任务的情况。这时,“敬事后食”的精神就特别重要,它提醒我要先完成工作,再考虑休息和娱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我敬事后食,
职责在肩,不辞辛劳。
星光璀璨,我心无悔,
先苦后甜,人生之道。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勤奋工作的人在完成任务后,终于可以坐下来享受一顿美餐的场景。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稳健、旋律温暖的音乐,来表达这种勤奋后的满足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irst things first”,强调先完成重要的事情,再考虑其他。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都是强调优先完成任务再享受生活。
“敬事后食”这个成语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指导原则,它不仅适用于工作,也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明白了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这将对我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产生积极的影响。
语出《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
但臣等窃以~者,人臣靖共之心。
1.
【敬】
(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敬,肃也。 、 《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毋不敬何允。 、 《礼记·少仪》-宾客主恭,祭祀主敬。 、 《仪礼·聘礼》-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敬德之聚也。 、 《战国策·赵策》-敬诺。 、 《史记·陈涉世家》-敬受命。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敬进如姬。 、 唐·李朝威《柳毅传》-敬闻命关。
【组词】
敬让、 敬诚缉熙、 敬身、 敬慎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3.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4.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