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4:26
推脱:指拒绝承担责任或义务,通过各种理由或借口来避免做某事。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负面含义,暗示逃避责任或不愿意面对问题。
推脱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推”和“脱”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推开”和“脱离”。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已经结合使用,表示拒绝或逃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许多文化中,推脱被视为不负责任的行为。在强调个人责任和诚信的社会中,推脱可能会受到谴责。
推脱通常会引起负面情感,如失望、愤怒或不信任。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逃避、不诚实和不可靠。
在个人经历中,推脱可能出现在工作或家庭环境中,例如某人不愿意承担家务或工作任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责任的十字路口,他选择了推脱, 逃避的阴影,笼罩了他的灵魂。”
推脱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转身离开的画面,或者是一种逃避的姿态。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拒绝的声音或逃避的借口。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shirk”或“dodge”,也有类似的逃避责任的含义。
推脱是一个描述逃避责任行为的词汇,具有负面含义。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逃避责任的行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
1.
【推】
(形声。从手,隹(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推,排也。 、 《仓颉篇》-推,軵也,前也。 、 《孟子·万章上》-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推堕附马河中。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始欲着推字。 、
【组词】
推毂、 推抢、 推沟、 推行、 推引、 推天抢地、 推转
2.
【脱】
(形声。从肉,兑(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脱,消肉臞也。 、 《尔雅》-肉去骨曰脱。 、 《礼记·内则》-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 、 《列子·天瑞》-其状若脱。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筋骨尽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