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1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18:29
“千方百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使用无数的方法和计策。基本含义是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不遗余力地尝试各种可能的方法和策略。
在文学作品中,“千方百计”常用于描述人物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采取的复杂和多样的行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某人为了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而做出的努力。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政治,这个词汇可以描述策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同义词:
反义词:
“千方百计”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数量和多样性的强调。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一直用来形容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多种手段。
在文化中,“千方百计”体现了人民勤劳和智慧的传统美德。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用来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尝试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持不懈和创新思维。它影响我在面对挑战时的态度,鼓励我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
在我个人的学经历中,我曾经为了掌握一门新语言而千方百计地寻找学资源和方法,最终取得了不错的进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千方百计寻真理,不畏艰难与险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各种环境中尝试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紧张而充满活力的背景音乐,象征着不断的努力和尝试。
在英语中,“by all means”或“by hook or by crook”可以部分对应“千方百计”的含义,但它们更强调手段的多样性和必要性。
“千方百计”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启发我在面对问题时采取多角度和多策略的思考方式。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
譬如捉贼相似,须是着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他。
若论肯卖,不争价之高低;若死腰楔,方便直须下脱。~,不得不休。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3.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4.
【计】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計,会算也。 、 《管子·七发》-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 《礼记·内则》-学书计。 、 《礼记·月令》-命农计耦耕事。 、 《国语·郑语》。注:“算也。”-计亿事。 、 诸葛亮《出师表》-计日而待。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计日以还。 、 明·魏学洢《核舟记》-而计其长。 、 《聊斋志异·促织》-蹄躈各千计。
【组词】
计会、 计口、 计度、 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