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0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00:00
词汇“朴斫之材”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朴、斫、之、材。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朴斫之材”字面意思是指未经雕琢的木材,比喻指未经雕琢的人才或事物。其中,“朴”指未经加工的原始状态,“斫”指砍削,“材”指材料或人才。
“朴斫之材”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木材加工的认识,后来被引申为对人才的评价。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自然”和“原始”的美,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审美观念。同时,它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期待和希望的感觉,联想到那些尚未被发掘的潜力和可能性。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面试中被形容为“朴斫之材”,这让我感到既受鼓舞又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和提升的地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间朴斫之材,静待岁月雕琢,终成栋梁之器。”
想象一片森林中未经砍伐的树木,或是听到木材被砍削的声音,这些都能引发对“朴斫之材”的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ough diamond”(未经雕琢的钻石),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联想有所不同。
“朴斫之材”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人才的一种评价,也是对自然美的一种赞美。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潜力,只需适当的培养和雕琢,就能展现出真正的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1.
【朴】
(形声。从木,菐声。本义:未加工的木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朴,木素也。 、 《书·梓材》。马注:“未成器也。”-既勤朴斫。 、 《老子》-朴散则为器。 、 《论衡·量知》-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
2.
【斫】
(形声。从斤,石声。斤,斧属。本义:斧刃)。
同本义。
【引证】
《墨子》-斧以金为斫。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材】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材,木梃也。 、 《周礼·太宰》-五曰材贡。 、 《国语·晋语》。注:“横木也。”-驾而乘材。 、 《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无所取材。 、 《庄子·人间世》-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 《楚辞·九章·怀沙》-材朴委积兮。 、 宋·沈括《梦溪笔谈》-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组词】
木材;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