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2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22:04
词汇“叹异”的深入学*和分析:
“叹异”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因为惊奇、惊讶或赞叹而发出感叹。它通常用来描述人们对某事物或现象感到出乎意料或非常特别时的反应。
“叹异”由“叹”和“异”两个字组成。“叹”字古已有之,表示叹息或感叹;“异”字则表示不同或特别。两者结合,形成了表示因特别而感叹的词汇。
在**文化中,“叹异”常与对自然奇观、艺术成就或人文精神的赞叹相关联,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尊重。
“叹异”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的,它让人联想到对美好或非凡事物的赞赏和敬佩。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看到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或读到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时,我可能会用“叹异”来形容我的感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叹异”:
星辰闪烁夜空,
我心叹异无言。
宇宙浩瀚,
人间何其渺小。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如高山流水,让人心生叹异。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首激昂的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发人们的叹异之情。
在英语中,“叹异”可以对应“amazed”或“astonish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情感上都是对某事物感到惊讶和赞叹。
“叹异”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人们的情感反应,也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欣赏和尊重。在学*语言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表达,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1.
【叹】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 、 《墨子·备梯》-禽子再拜而叹。 、 《礼记·坊记》-戏而不叹。 、 《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皆叹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默叹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婉贞微叹曰。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叹借者之用。
【组词】
叹气嗐声、 叹恨、 叹憾、 叹笑、 叹悔、 叹喟、 叹嗟、 叹想、 叹诧、 长叹;叹一口气
2.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