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2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22:04
词汇“叹怪”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叹”通常表示叹息、感叹,而“怪”则表示奇怪、异常。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推测“叹怪”可能指的是对某种奇怪或异常事物的感叹或惊讶。
由于“叹怪”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叹”和“怪”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某些文化中,对奇怪或异常事物的感叹可能被视为对未知的敬畏或对神秘的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在遇到一些出乎意料或不寻常的**时使用“叹怪”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叹怪”来描述对自然界奇观的感叹:
夜空星辰,叹怪其璀璨,
宇宙之谜,引人深思。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组合词或短语来表达类似的情感,如英语中的“amazed by the strange”。
“叹怪”作为一个组合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简洁地表达对奇怪或异常事物的情感反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
1.
【叹】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 、 《墨子·备梯》-禽子再拜而叹。 、 《礼记·坊记》-戏而不叹。 、 《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皆叹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默叹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婉贞微叹曰。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叹借者之用。
【组词】
叹气嗐声、 叹恨、 叹憾、 叹笑、 叹悔、 叹喟、 叹嗟、 叹想、 叹诧、 长叹;叹一口气
2.
【怪】
(形声。从心,圣(kù)声。恠曾为怪的俗字。本义: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怪,异也。 、 《论衡·自纪》-诡于众而突出曰怪。 、 《书·禹贡》-铅松怪石。 、 《山海经·中山经》-苟床之山多怪石。 、 《礼记·祭法》。疏:“庆云之属。”-见怪物 、 《周礼·阍人》-奇服怪民不入宫。 、 《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 魏学洢《核舟记》-嘻,技亦灵怪矣哉! 、 《水经注·三峡》-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潄其间。 、 《聊斋志异·促织》-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组词】
怪伟、 怪物相、 怪迂、 怪谲
妖精,鬼物。
【引证】
《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 《博物志》-土之怪为獖羊。 、 《西游记》-山高必有怪。
【组词】
鬼怪;妖怪;精怪;神怪、 魔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