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7:51
漏粉: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术语,它可能是一个地方性的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行业的术语。从字面上理解,“漏粉”可能指的是某种粉末状物质通过孔洞或缝隙漏出的现象。
由于“漏粉”不是一个广泛认知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某些地方方言中,它可能指的是某种食物加工过程中的现象,如面粉在制作面食时的漏撒。在工业领域,它可能涉及到粉末物料的输送或包装过程中的泄漏问题。
由于“漏粉”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漏”和“粉”两个字组合而成的,用以描述粉末物质的漏出现象。
在某些地区或文化中,食物的制作过程可能特别注重细节,如面粉的漏撒可能会被视为一种技艺或传统。在工业生产中,漏粉问题可能涉及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漏粉”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但它可能与食物的制作或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安全问题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在家中制作面食时遇到面粉漏撒的情况,可能会感到有些烦恼,因为它会影响到食物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的口感。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漏粉”作为一个细节来描绘,如描述一个面包师傅在清晨的阳光下,小心翼翼地控制着面粉的漏撒,以确保每一块面包的完美。
视觉上,“漏粉”可能让人联想到面粉从袋子中缓缓流出的画面,白色的粉末在空中飘散。听觉上,可能是面粉落在桌面上的沙沙声。
由于“漏粉”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描述类似现象的词汇,但其使用情况和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漏粉”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语言的多样性和特定语境下的表达需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特定情境下的信息。
1.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
2.
【粉】
(会意。从米,从分,分亦声。本义:米细末。亦指谷类、豆类作物子实的细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粉,傅面者也。 、 《书·益稷》。郑注:“粉米,白米也。”-藻火粉米。 、 《世说新语·汰侈》-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