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6:06
“不惭屋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即使在屋子漏水的情况下也不感到羞愧。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品行,不做亏心事,不感到羞愧。
在文学作品中,“不惭屋漏”常用来赞扬那些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坚守道德原则的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被直接使用,但它的精神内涵可以通过其他表达方式传达。在专业领域,如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自律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上各有细微差别,但都与道德行为和内心状态有关。
“不惭屋漏”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不惭屋漏,不怨天尤人。”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中对个人品德的高度重视。
在**传统文化中,“不惭屋漏”强调的是个人内在的道德自律和自我修养。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强调诚信和正直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直、坚定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即使在困难和诱惑面前也能保持清白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严格遵守教学规范,这种行为让我深刻理解了“不惭屋漏”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心自明,不惭屋漏,夜深人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安静的夜晚,一个人独自在屋内读书,屋外月光洒下,屋内虽有微漏,但他的内心却是宁静和坚定的。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即使在黑暗中也能发光”(shine even in the darkness),强调即使在困难或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正直。
“不惭屋漏”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道德自律的重要性,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保持正直和诚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正直和坚定的品质。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惭】
(形声。从心,斩声。本义:羞愧)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慙,媿也。 、 《小尔雅》-不直失节谓之慙。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富者有惭色。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大惭。
【组词】
大言不惭;惭叹
3.
【屋】
(屋的本义是幄,后来“屋”指房屋,另造“幄”字。会意。从尸,从至。尸,与房屋有关,“至”表示来到。人来到这里居住之意。本义:帐幕。“幄”的本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古宫室无屋名。古之所谓屋,非今之所谓屋也。”-屋,居也。 、 《诗·大雅·抑》。传:“屋,小帐也。”-尚不愧于屋漏。 、 《汉书·南粤王佗传》-去帝制黄屋左纛。 、 《汉书·陆贾传》。师古曰:“黄屋,谓车上盖也。”-去黄屋称制。
【组词】
屋幕、 屋漏
4.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