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9:13
出缺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个职位或位置暂时无人担任或空缺。在实际使用中,它通常指的是因为原任职者离职、调任、退休或其他原因导致职位空缺的情况。
“出缺”一词源于汉语,由“出”和“缺”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出”有离开、外出之意,“缺”则指空缺、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出缺”一词。
在**传统文化中,职位的出缺往往伴随着权力的重新分配和政治斗争。例如,在古代官场中,一个重要职位的出缺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权力争夺和政治博弈。
“出缺”一词往往带有一种不稳定和不确定的情感色彩。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变动、机会和挑战,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未来发展的担忧和不安。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家公司工作时遇到过部门经理出缺的情况。这导致了一段时间内的管理混乱,但也为一些员工提供了晋升的机会。
在诗歌中,可以将“出缺”融入到对变化的描绘中:
春风拂过,枝头花瓣出缺,
时光流转,人事亦多变迁。
在视觉上,“出缺”可能让人联想到空荡的办公室、寂静的会议室或无人值守的岗位。在听觉上,它可能与沉默、空旷的声音联系在一起。
在英语中,“出缺”可以对应为“vacant position”或“position is open”。不同文化中对职位空缺的处理方式和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是相似的。
通过对“出缺”一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反映了职位的空缺,还折射出社会、文化和个人层面的变化和挑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理解和运用“出缺”一词对于传达清晰和有效的信息至关重要。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缺】
(形声。从缶(fǒu),夬(guài)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
【引证】
《说文》-缺,器破也。 、 《庄子·秋水》-入休乎缺甃之崖。 、 《汉书·艺文志》-周室既微,载籍残缺。 、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组词】
墙缺了一块;缺落、 缺啮、 缺坏、 缺触、 缺唇、 缺圮
短少;缺乏。
【引证】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缺王道之仪。 、 清·袁枚《祭妹文》-于此微缺然。
【组词】
缺盐;缺油;缺员;缺这少那;缺人;缺月、 缺势、 这本书缺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