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1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5:06
扶梯: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用于运送人员上下的机械设备,通常由一系列连续移动的台阶组成,安装在商场、地铁站、机场等公共场所,方便人们在不同楼层之间快速移动。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扶梯可能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人生的起伏或社会的阶层。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扶梯通常指代实际的机械设备,用于描述场所的便利性或个人的行为。 专业领域:在工程或建筑领域,扶梯可能涉及更专业的术语,如自动人行道、电梯等。
同义词:自动扶梯、电梯、升降机 反义词:楼梯、台阶
词源:扶梯一词源于英文“escalator”,由“escalate”(上升)和“elevator”(电梯)组合而成。 演变:随着技术的发展,扶梯的设计和功能也在不断改进,从最初的简单运输工具发展到现在的智能化、安全化。
意义和影响:扶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也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设施。
情感反应:扶梯给人带来便捷和舒适的感觉,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安全和拥挤的担忧。 联想:扶梯常常让人联想到繁忙的都市生活和快节奏的社会。
经历或故事:在旅行中,扶梯帮助我快速穿梭于不同的航站楼,节省了大量时间。
诗歌:
扶梯缓缓上升,
带我穿越楼层的界限,
每一阶都是时间的刻度,
在都市的脉搏中跳动。
视觉联想:扶梯的连续移动台阶和金属结构,给人一种现代感和科技感。 听觉联想:扶梯运行时的机械声,让人联想到城市的喧嚣和活力。
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在不同语言中,如法语的“escalier mécanique”,德语的“Rolltreppe”,都指代类似的机械设备。
理解:扶梯不仅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也是科技进步的体现,它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效率和安全的追求。 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扶梯作为一个常用词汇,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现代生活。
1.
【扶】
(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
同本义。
【引证】
《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战国策·卫策》。注:“扶,谓下车。”-车至门扶。 、 《左传·宣公二年》-遂扶以下。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扶杖望朱砂庵而登。
【组词】
扶绰、 扶策、 扶掖、 扶挈、 扶将
2.
【梯】
(形声。从木,弟声。本义:便利人上下攀登(尤其建筑物)的用具或设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梯,木阶也。 、 《史记·孟荀传》-为云梯之械。 、 《墨子·公输》-闻子为梯。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身登青云梯。 、 《资治通鉴·唐纪》-梯而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