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4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1:42
词汇“布货”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行业的术语。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布货”字面意思是指布料或纺织品的货物。在古代,这个词可能指的是布匹的交易或布料的库存。
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布货”可能出现在描述商业交易、市场活动或家庭经济的语境中。在现代,这个词可能出现在纺织业或古董交易的专业领域中。
“布货”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特定领域或文献中仍可见其踪影。
在古代**,布货是重要的商品之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布货的质量和价格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阶层。
对于现代人来说,“布货”可能带有一种怀旧和传统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市场和手工艺。
由于“布货”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市场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布货”一词来增添历史氛围:
市集熙攘,布货琳琅,
五彩斑斓,织女巧手长。
想象一幅古代市集的画面,布货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布料,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可以带来丰富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布货”的词汇,但类似的词汇如“textiles”(英语)或“tissus”(法语)可以用来描述类似的商品。
“布货”作为一个特定且不常见的词汇,它的学*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商业活动和文化背景。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了解这样的词汇对于语言的全面掌握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1.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2.
【货】
(形声。从贝,化声。本义:财物)。
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
【引证】
《说文》-货,财也。 、 《书·洪范》。郑注:“掌金帛之官。”-二曰货。 、 《周礼·太宰》。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商贾阜通货贿。 、 《礼记·曲礼》-司货。 、 《仪礼·聘礼》。注:“货,天地所化生谓玉也。”-多货则伤于德。 、 《国语·晋语》-假货居贿。 、 、 《韩非子·五蠹》-而货财寡。 、 《史记·项羽本纪》-贪于财货。 、 《商君书·立本》-治行则货积。 、 《聊斋志异·促织》-居为奇货。
【组词】
货儿、 货易、 货财、 货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