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13
“猴儿急”是一个汉语俚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猴子急躁不安的样子。基本含义是指人急躁、不耐烦,形容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急于行动或表现出焦躁的情绪。
在文学作品中,“猴儿急”常用来形容人物性格急躁,行为冲动。在口语中,这个词常用来调侃或形容某人因为小事而急躁不安。在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见,但在日常交流中非常普遍。
同义词:急躁、焦急、不耐烦、心急如焚 反义词:耐心、冷静、沉着、从容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程度的差异,例如“急躁”更偏向于性格上的急躁,而“猴儿急”则更多用于形容一时的急躁情绪。
“猴儿急”这个词汇的词源可能来自于人们对猴子行为的观察,猴子通常给人以急躁、不安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用于形容人的急躁情绪。
在**文化中,猴子常被赋予调皮、急躁的象征意义。因此,“猴儿急”这个词在社会交流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性格或情绪时。
“猴儿急”这个词给人以急躁、不安的情感反应。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的样子,从而产生一种活泼但不安定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猴儿急”来形容一个朋友在等待重要消息时的焦躁状态。这个词很好地捕捉了他的情绪状态,也让交流更加生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他却猴儿急,心似箭,飞向远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猴子在树上不安地跳跃,这种视觉形象与“猴儿急”的含义相呼应。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猴子尖锐的叫声,增强急躁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a cat on hot bricks”,意指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躁不安。
“猴儿急”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生动且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准确地传达急躁的情绪。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俚语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交流更加生动和有趣。
1.
【猴】
像猴子一样攀援纠缠。
【引证】
《红楼梦》-宝玉听话,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
3.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